欢迎访问鹤岗华夏医院
咨询电话:

鹤岗华夏医院

首页 >> 鹤岗华夏医院 >>文章阅读

鹤岗治包皮过长医院

  鹤岗治包皮过长医院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覆盖尿道口,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往往伴有包茎。本病与遗传有关,可分为真性包皮过长和假性包皮过长。包皮过长的患者应及早手术治疗。对于无炎症包皮过长,只要经常将包皮上翻清洗,也可不必手术。
 
  正常男性在青春期发育后,龟头全部或大部分露出,如果不能露出龟头,包皮仍然包裹住全部或大部分龟头,但用手能上翻包皮或勃起后包皮上翻能露出龟头,称之为包皮过长。
 
  童年包皮长是正常的,青春期前阴茎头则应逐渐由包皮口露出。包茎和过长的包皮下极易积聚分泌物等形成包皮垢,常招致细菌感染而发生阴茎头包皮炎,包皮垢的慢性刺激和反复的炎症发作是引起阴茎癌的重要因素,因此,包皮过长者应注意经常清洗,保持局部清洁,经常发炎者应手术治疗。
 
  包皮过长如何治疗
 
  栏目关注: 医院查询 疾病百科 经验分享 医生访谈 药品推荐 预约挂号 健康问答
 
  众所周知包皮过长对男性同胞的危害,在者对自己的性爱对象也是带有严重的伤害,由于男性自身的原因,正常的、讲究卫生的性生活是不会给女性带来任何危害的。女性的阴道分泌物也有自洁的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会由于男性的原因,导致病菌侵入阴道,增加了女性患生殖器官炎症的可能性。其治疗方法和步骤如下:
 
  一、包皮环切术:
 
  这一包皮过长的疗法配合先进材料,以领先高效的微创技术开展手术,具有无痛苦、不出血、微创伤的特点,避免了传统手术开刀拆线的痛苦。明显提高夫妻生活质量,韩式包皮环切术可以避免包皮垢引发的男女双方生殖系统的反复感染和病变。
 
  二、激光手术:
 
  激光手术的包皮过长的疗法相对于包皮环切术有很大的弊端,韩式包皮环切术是在激光手术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采用的是CO2激光和leep刀相结合的先进技术,是微创手术中痛苦最小,流血最少的一种,而且术后无需住院,可立即回家,不耽误工作。
 
  三、治疗步骤:
 
  1.体位 平卧位。
 
  2.清洗消毒:用肥皂水和盐水清洗局部,用1∶1000新洁尔灭液消毒;包茎者以注射器接静脉切开针头将新洁尔灭液注入包皮囊内消毒。
 
  3.分离粘连:有包皮口狭窄及包皮与阴茎头粘连者,先用止血钳扩大包皮口,再用两把止血钳夹起背侧缘正中部位(两钳相距0.2cm)。用有槽探针分离粘连,直至阴茎头与包皮完全分开[图2 ⑵]。再用消毒生理盐水清洁包皮囊及阴茎头。
 
  4.设计切口:用一把止血钳夹住包皮系带处,以提起包皮。以刀尖在包皮外板距冠状沟缘远端0.5cm处划一切痕,准备作为环切切口,要防止切除过多。
 
  5.背侧切开:用剪刀沿探针槽剪开包皮内、外板,包皮内板也应剪至距冠状沟缘约0.5cm处。

 
  6.切除包皮:将包皮内、外板对齐,向外拉开夹在包皮背侧及系带处的止血钳,再复查包皮外板切痕作为环切切口是否适当。如果适当,用弯剪沿距冠状沟约0.5cm的切痕处剪去右侧皮瓣。然后再剪左侧。包皮系带处的内外板可以不剪去,或者多保留一些。
 
  7.止血:将阴茎皮肤向上退缩,显露出血点后止血,应特别注意将阴茎背侧正中的阴茎背浅静脉结扎。
 
  8.缝合:用细丝线先在环形切口的背、腹、左、右处各缝合一针,结扎不要太紧,以免组织水肿时勒坏皮肤。缝线不剪短,留作固定敷料用。再用每两针缝线之间缝合1~2针,缝针应靠近切缘穿出
 
  9.包扎:将一条凡士林纱布(毛边叠在里面)环绕包皮切口处,用留长的缝线固定,然后用数层纱布包扎。
 
  健康热线:130-0984-3912 QQ:3120624510
 
  鹤岗治包皮过长医院      对于包皮过长病症,可能很多的男性朋友都是不怎么了解。这就给治疗带来了困扰,带给了男性朋友很大的危害。下面我们男科医院医生做一下介绍。
 
  医生介绍,包皮过长病症是男性朋友的多发病症,能够影响夫妻生活,带给男性朋友自身身心健康很大的影响。究其病因,主要有着以下的几点:
 
  1、包皮原因。这是因为男性包皮过长以及包茎会导致男性分泌物在包皮下不容易排除,这些都是形成包皮垢的重要物质,它会导致细菌滋生和繁殖,造成男性患有包皮龟头炎。

 
  2、生殖器卫生原因。因为包皮垢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剂,所以这就导致了这种物质若是不及时清除就容易诱发包皮龟头炎,而生活中的不洁性生活、自身清洁工作等也是造成包皮垢的原因。
 
  3、手淫损伤原因。青少年男性朋友的性欲会比较旺盛,出现了手淫。但是长期下午,就会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包皮破损,影响安心身心健康。
 
  以上的医生介绍,相信您看过之后也有了了解。男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时的治疗包皮过长病症,防止造成严重的危害,欢迎您在线咨询医生了解。

温馨提示: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在线客服一对一交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