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嘉禾协和医院
咨询电话:

嘉禾协和医院

首页 >> 嘉禾协和医院 >>文章阅读

嘉禾治疗直肠息肉多少钱——优家微创诊疗医院

嘉禾治疗直肠息肉多少钱  是指直肠内壁突起的肿物,一般较软,可单发或多发,包括腺瘤 (其中有绒毛状腺瘤 )、儿童型息肉、炎性息肉及息肉病等 ,较常见的有直肠腺瘤和幼年息肉。
 
直肠息肉多见于儿童,儿童型息肉主要发生在5~10岁的儿童,是良性肿瘤,小儿直肠息肉很少发生恶变。大多数为单发,极少数有2~3个并发。发病原因为局部肠粘膜慢性炎性增殖,加之粪块机械刺激,使表面和腺上皮及其下方组织局限性增生,久之则形成息肉。息肉的蒂是因为肠蠕动作用,将息肉牵拉移位而形成。少数息肉的蒂,基部较广。息肉好发于直肠下段,大小不一,但直径大多数在两厘米以下。如黄豆大小,表面光滑,软,有弹性,色鲜红,但因息肉常发炎渗血,所以也可为深紫色。蒂长者大便时可脱出肛门外,便后缩回。常见症状为大便表面带鲜血。
直肠息肉,一般预后好,治疗也方便,蒂细位置低的息肉,可在门诊用手法摘除,即用食指在直肠内压迫蒂部,使蒂在顶端处断离,一般出血不多;如蒂较粗,也可用手指将息肉带出肛门外,用丝线结扎后送回肛门,使其自行脱落,位置较高的息肉,可在镜检下用电刀切除。直肠息肉即使不用治疗,大多数在10岁内也能自行脱落。
 
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多发于直肠,有恶变可能。对这种情况在医院检查才能发现,对多发息肉病需手术治疗。
 
嘉禾治疗直肠息肉多少钱  所谓胃肠道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胃或肠粘膜表面病变的总称。名称仅表示肉眼外观,并不表示病理性质。胃肠道息肉以大肠较为多见,尤以直肠及乙状直肠为甚,其大小直径可自2毫米至20毫米以上不等。
 
(1) 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与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2) 遗传因素:
 
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3) 炎症刺激:
 
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4) 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
 
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大肠息肉多有遗传倾向,大肠息肉患者的直系亲属,如兄弟姐妹、子女等,患大肠息肉的风险是一般人的4~6倍,患大肠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的6~10倍。因此,若父母或直系亲属中有直肠癌或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有大便出血、腹泻、大便变形等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治疗原则
 
1.电灼法:在肠镜直视下电灼切除息肉。
 
2.套扎法:用套扎器将胶圈套住息肉蒂根部。
 
3.切除法:蒂粗或基底宽之息肉可在鞍麻下手术切除。
 
用药原则
 
1.单个或小息肉病例以抗生素和其他辅助为主;
 
2.多发息肉或临床症状重病例,用药除用抗生素外,尚应加强支持对症治疗。
 
诊断依据
 
1.血便或排便时有息肉脱出肛外。
2.直肠指诊或肠镜发现息肉。
 
治疗原则
 
1.电灼法:在肠镜直视下电灼切除息肉。
 
2.套扎法:用套扎器将胶圈套住息肉蒂根部。
 
3.切除法:蒂粗或基底宽之息肉可在鞍麻下手术切除。
 
1、内治法:宜清热祛湿,活血祛淤,软坚散结为主,可选用下列方剂:
 
①乌梅(去核、炒成炭)250克僵蚕(微炒)250克蜂蜜500克,炼蜜为丸,每次9克,每日3次。
 
②半枝莲30克山豆根30克诃子15克薏苡仁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水煎服,每日3次。
 
加减:腹痛加元胡、橘核、茴香;腹泻加黄连、马齿苋;便血加地榆、槐角、炒荆芥;体虚脾弱加党参、当归、淮山药、麦芽、山楂、鸡内金。
 
③地丁15克公英15克半边莲30克地榆9克白花蛇舌草30克桃仁10克石见穿12克黄药子12克炙甘草6克干蟾皮粉3克,水煎服,每日3次。
 
嘉禾治疗直肠息肉多少钱  2.外治法:
 
保留灌肠法。可选用下列方剂:
 
1)6%明矾液50毫升,每睡前灌肠。
 
2)乌梅12克五倍于6克五味子6克牡蛎30克夏枯革30克海浮石12克紫草15克贯众15克,浓煎为150-200毫升,每次50毫升,每睡前灌肠。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湿热下迫大肠,以致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西医认为与遗传有关,或因慢性刺激,如溃疡性、痢疾和血吸虫病等感染所致。
 
治宜清热祛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为主,适用于治疗肠道多发性息肉,可选用以下方法:
 
(1)半枝莲30g,山豆根12g,诃子15g,苡仁15g,白花蛇舌草20g,黄芪30g,白术15g,水煎服。
 
如腹痛加延胡索8g,橘核10g,茴香5g;腹泻加黄连5g,马齿苋30g;便血加地榆15g,槐角10g,炒荆芥10g;体虚脾弱加党参、当归、怀山药、麦芽、山楂各10g,鸡内金(研末服)3g。
 
(2)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半边莲30g,生地榆9g,白花蛇舌草30g,桃仁9g,石见穿12g,黄药子12g,炙甘草6g,干蟾皮粉(冲服)3g,水煎服。
 
(3)乌梅250g(去核,炒成炭),僵蚕250g(微妙),蜂蜜500g,做成蜜丸,每丸重9g。每次9g,每日3次。
 
是一种直肠核膜增生的赘生物,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患。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对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慢性刺激:由于饮食习惯改变,粪便性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特殊刺激;或因痢疾、溃疡性、血吸虫病、蛲虫病等的刺激;以及慢性便秘,粪便干结等,均可刺激直肠粘膜而发病。
 
2.遗传因素:胎儿在胚胎期,上皮细胞即有易感性。这种特性使上皮细胞在生长发育期快速生长而成息肉。
 
治疗
 
1.电灼法:在肠镜直视下电灼切除息肉。 
 
适用于高低位广基小息肉。在肛镜、直肠镜下找到息肉,用电烙器或高频电凝器烧灼息肉根部,无蒂息肉可烧灼中央部,但均不宜烧烙过深,以免损伤肠壁。术后卧床休息,1周后复查,如脱落不全可再次电烙。
 
2.套扎法:用套扎器将胶圈套住息肉蒂根部。
 
适用于高位息肉。在乙状镜下,用长柄套扎器,对准息肉吸引,推板机,将胶圈套于息肉蒂根部,待其自然脱落。
 
3.切除法:蒂粗或基底宽之息肉可在鞍麻下手术切除。
 
对低位较大广基息肉疑有癌变和乳头状息肉者(粘膜粗糙、暗红、较硬、糜烂、溃疡、易出血)可作局部切除缝合或经直肠后部息肉切除术。对息肉病可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行直肠前切除术、腹会阴直肠切除术、乙状直肠切除术、左、右半直肠切除术或全直肠切除术。
 
辅助检查
 
1.对单发直肠息肉,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多发性息肉,或疑有恶变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和“B”。
 
疗效评价
 
治愈:息肉切除后,症状消失,排便正常。
 

温馨提示: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在线客服一对一交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