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晴隆中山医院
咨询电话:

晴隆中山医院

首页 >> 晴隆中山医院 >>文章阅读

晴隆治疗宫颈糜烂手术医院

  晴隆治疗宫颈糜烂手术医院    宫颈糜烂是怎么引起的

  在宫颈的部位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靠近阴道内的是鳞状上皮细胞,而靠近子宫方向的是柱状上皮细胞,两种上皮在外观上表现是不同的。在中央的部分,有点看起来象是“糜烂”的宫颈的部分,就是柱状上皮覆盖了以后的外观,而外侧相对比较光滑的宫颈,则是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的宫颈的部位。
 
  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两种细胞交界的区域在医学上被命名为“鳞柱交界区”。鳞柱交界区容易受雌激素的影响。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状上皮就靠内侧些,到了来月经以后,柱状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朝外侧发展,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症状。
 
  女性绝经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方,检查时会发现“糜烂”消失。所以,本质上来说,宫颈糜烂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翻。
 
  宫颈糜烂样改变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炎症时的宫颈柱状上皮充血、水肿;或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宫颈癌的早期表现。
 
  网友:请问产后带环的避孕效果怎么样,我有三度宫颈糜烂是否可以带环,需要注意什么?
 
  宫颈糜烂的原因 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 宫颈糜烂是否能带环
 
  宫颈糜烂是否能带环
 
  医生:如果三度宫颈糜烂,把宫颈糜烂治好了再去带环。如果选择那种有尾丝的环,在宫颈口晃来晃去,可能会加重炎症,所以较好先把宫颈糜烂治了。
 
  治宫颈糜烂多半用物理治疗的方法,非生理性宫颈糜烂女性可以采用微波或者激光手术也可以治疗。有生理性宫颈糜烂的女性,如果带环的话不要带尾丝的话,就带圆形的。或者不一定是圆形的,就带子宫腔形态的宫形环也可以。
 
  
 
  晴隆治疗宫颈糜烂手术医院      宫颈糜烂的诊断方法

  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多见于青春期、生育年龄妇女雌激素分泌旺盛者、口服避孕药或妊娠期,由于雌激素的作用,鳞状交界部外移,子宫颈局部呈糜烂样改变外观。此外,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子宫颈癌也可使子宫颈呈糜烂样改变。
 
  因此,对于子宫颈糜烂样改变者,需进行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有充血、水肿者需进行感染的相关检查。必要时行阴道镜及活组织检查,以除外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子宫颈癌。
 
  宫颈糜烂鉴别诊断
 
  宫颈防癌刮片的检查和随访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阴道镜检查及必要时的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发现有重要意义,建议中度以上宫颈糜烂患者常规进行阴道镜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应注意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或早期宫颈癌从外观上难以鉴别,应常规作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必要时作阴道镜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宫颈糜烂能治好吗
 
  宫颈糜烂样改变只是妇科检查时常见的一个体征,是否需要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一般可不予以处理,但由于覆盖在宫颈阴道部的单层柱状上皮具有分泌功能,并且质脆,有些患者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性交后出血。对有症状的患者可给予物理治疗,如激光、微波、冷冻治疗。
 
  宫颈糜烂用什么药好
 
  对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合并感染者或糜烂样改变是因感染所致,可参考宫颈炎的治疗方法,进行抗感染治疗,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有性传播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尤其是不超过25岁的年轻女性,未获得病原体检测结果即可给予治疗,方案为阿奇霉素1g单次顿服;或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连服7日。对于获得病原体者,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
 
  1、单纯急性淋病奈瑟菌感染:主张大剂量、单次给药,常用药物有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钠250mg,单次肌注,或头孢克肟400mg,单次口服;或大观霉素4g,单次肌内注射。
 
  2、沙眼衣原体感染:治疗药物主要有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连服7日;红霉素类,主要有阿奇霉素1g单次顿服,或红霉素500mg,每日 4次,连服7日;喹诺酮类,主要有氧氟沙星300mg,每日2次,连服7日;左氧氟沙星500mg,每日1次,连服7日。由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常伴有衣原体感染,因此,若为淋菌性宫颈炎,治疗时除选用抗淋病奈瑟菌药物外,同时应用抗衣原体感染药物。
 
  如何预防宫颈糜烂
 
  1、讲究性生活卫生,适当控制性生活,坚决杜绝婚外性行为和避免经期性交。
 
  2、及时有效地采取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产、引产的发生率,以减少人为的创伤和细菌感染的机会。
 
  3、凡月经周期过短、月经期持续较长者,应予积极治疗。
 
  4、防止分娩时器械损伤宫颈。
 
  5、产后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
 
  6、定期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宫颈炎症,及时治疗。

温馨提示: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在线客服一对一交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